流水琴川和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LSQC HEAI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CENTER

和爱相伴——“司法+公益”新春座谈确定新思路新方向

小壹 发布于 2018-02-10

                                            

 

        2月10日,和爱相伴——“司法+公益”新春座谈会举行。市司法局副局长顾明月、虞山街道司法所所长丁雪明、琴川街道司法所副所长叶静芳、市司法局矫正科王嘉乐、常熟市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章开军;流水琴川和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吴彦彰,党支部书记王丽萍,理事包正明、邓根芹、刘渝,流水琴川义工协会理事顾文东、外联部部长杨宏亮,圣益律师事务所、流水琴川法律顾问高新华,“和爱相伴”项目负责人吴敏越,以及“和爱相伴”项目小组组长及成员齐聚一堂,对“和爱相伴”项目进行总结回顾,探索项目运作新方法,培育司法义工的公益服务意识,加强司法义工服务的持续性。活动中,项目负责人吴敏越向与会领导作了“和爱相伴——服刑人员社会化”项目工作汇报,讲述了半年多来,和爱社工引导司法义工在为老服务、生态环保、社区义巡、文明交通等四个方面的成效,不少司法义工在活动中有所感悟,更好地融入社会。随后,各项目专项组长氛围围绕各自开展的项目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

                                            

 

 

        为老服务:矫正人员在老年公寓开展活动。从起初的不好意思,到现在的积极主动,从对义工的不了解,到主动向加入义工队伍,司法义工通过活动和实践,对社会的公德心有所改变,个人人生价值观得到提高,个人的自信也有所提升。 生态环保:组织司法义工在言子墓、海虞雕塑广场、虞山公园等地开展环保护绿行动,对道路上的游客乱扔的果壳和白色垃圾进行清理。同时,对于游客随手扔垃圾现象进行劝导,提醒大家要心怀感恩之心,爱护山水,文明出游,做一个有良好素质的公民。 社区义巡:组织矫正人员在九里大街、闽江东路、九华山路、长江路等路段开展社区巡逻。通过一年多的交流,司法义工逐渐改变自我,回归社会,促进了自我提升。 文明交通:每月定期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在红绿灯路口执勤,劝阻行人和非机动车不要违反交通法规。在纠正违章违规行为的同时,让社区矫正人员深刻认识到,穿上红马甲,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要维护义工的良好形象,自身的素质也有了改变和提高。 

        项目讲师代表高新华和邓根芹分别发言。高新华认为,司法义工也需要得到尊重,在逐步引导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要在内心感觉自己是坏人。每个人都要尊重司法义工,获得相互尊重。邓根芹认为,司法矫正是国家治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我们对服务对象要有平等意识、包容意识、感恩意识和互动意识。同时,他提出在时间模式管理、顶层设计、司法义工活动质量等方面要进行更多精细化的设计,确保项目有效提升。资深义工阳光表示,自己接触流水近六年,公益时间6000多小时。自从参加流水琴川,“益家人”们对自己照顾有加,让自己感觉十分温暖。为此,他决定要捐献器官和遗体,尽管得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始终坚持这份信念,多次做家人的思想工作,最终,这份崇高的愿望得到实现。与会领导分别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对司法义工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发展的建议和方向。最后,吴彦彰总结,和爱相伴项目今年将不断尝试和探索,在已有合作共建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覆盖到各乡镇,让和爱温暖的触角不断延伸,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多次对线路的摸索,逐步确定义巡的常规线路。在居民小区巡逻时,司法社工与矫正人员进行良性互动,一一解答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让社区矫正人员对深刻理解“服务社会、助人自助”的理念。

 

文:葛洁  图:雪域恋/喵呜